2025年7月7日至11日,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射箭(射艺)锦标赛于广西梧州国家体育训练基地隆重举行。本届赛事汇聚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42所高校近350名顶尖射箭学子同场竞技,竞争空前激烈。我校射箭队8名队员在领队刘涛、教练雷秀萍及赵宇飞的带领与悉心指导下,不畏强敌、不惧高温、奋勇拼搏,凭借精湛技艺与顽强斗志斩获佳绩,刷新我校在该项赛事的最佳成绩。镐京学子的青春风采在全国赛场上熠熠生辉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锐意进取、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。
历经四日多轮鏖战,我校射箭队凭借精湛技艺与默契协作,最终于赛场斩获佳绩:
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代表队获奖情况统计表
项目 | 获奖人员 | 获奖名次 |
女子团体排位赛 | 杨湘玉、赵一伊、张佳裕 | 季军 |
混合团体排位赛 | 陈博文、赵一伊 | 第四名 |
女子个人排位赛 | 赵一伊 | 第五名 |
男子个人淘汰赛 | 陈博文 | 第四名 |
女子个人淘汰赛 | 赵一伊 | 第五名 |
女子团体淘汰赛 | 杨湘玉、赵一伊、张佳裕 | 第四名 |
混合团体淘汰赛 | 陈博文、赵一伊 | 第八名 |
队员感悟:
这次比赛更像一场与自我的对话,在拉弓瞄准间屏蔽外界,这份专注也会让我日常做事更沉心。看到学弟学妹从懵懂到独当一面,更体会到射艺传承的力量。那份“看着他们站稳脚跟,更盼着他们走得更远”的心境,让我格外珍视。盼专注与韧劲延续,愿更多后辈凭努力站上更广阔的赛场。感谢老师的悉心引路,感恩队友的并肩陪伴!
对于这次比赛,虽然个人成绩名次没有太大进步,但我的性格与心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,从去年赛前焦虑的会哭成长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,很感谢射艺给我带来的宝贵经历。这次比赛充满了遗憾与不甘,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我成长路上一个小小的挫折,未来我将以更加精益求精的态度与沉稳的心态来面对学习、训练与比赛。

站在国赛赛场,紧张与期待交织。对手的精准射中像面镜子,照见差距也点燃了斗志;队友的默契支撑,让我懂了竞技不止于个人较量。每支箭都是与自己的对话:急功近利时的不稳,杂念丛生时的偏靶,教会我沉稳的分量。带着这些感悟返程,未射好的箭会成训练重点,对手的沉稳会成我的底气。下一次拉弓,紧张里定多了份笃定——每支箭的轨迹,都是成长的印记。
此番参赛获益良多。射艺较量,准度之外更重心境。备战中我深悟,唯有驾驭情绪与动作,方能稳定发挥。赛场虽有失误,然队友之鼓舞助我平复心绪,表现反胜平日。较之成绩,同心协力之过程与直面紧张之勇气,更具价值。射艺所授“心正而后身正”之理,将助我在学习与生活中更为专注。
拉弓、瞄准、撒放,既蕴含着竞技对抗的激情,也承载着突破自我的喜悦。从最初的紧张僵硬到后来的渐入佳境,这场比赛带给我的,远不止技术层面的提升。作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,射箭让我对“健康”有了更生动的认知:它既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,也离不开平和专注的心态加持,这与专业所倡导的健康理念高度契合。本次比赛恰是一个关键连接点。未来,我将把赛事经验融入专业学习,同时以专业知识指导射艺实践,让每一次热身更充分、每一次拉弓更科学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。

站在传统弓淘汰赛场上,面对强敌,我意外平静。搭箭、拉弦,仿佛在与自己较量。虽未得名次,这份沉稳已是成长馈赠。赛后反思,开弓繁琐、靠位偏差,恰似人生短板。但正是这些不足指明方向。人生如射箭,需在试错中打磨细节,在调整中校准目标,才能在岁月赛场,射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。
赛事虽已落幕,然赛场景象历历在目。此役于我,既是技术之检验,更为心境之修行,每一支箭的离弦皆蕴藏值得回味的成长。最终排名虽未及预期,然赛事所授,远胜于成绩。靶纸上之箭孔,既是遗憾之印记,亦为成长之见证。未来,我将持此体验精进不辍,使每次引弓更趋沉稳,每支箭矢更具力量。生活亦复如是,本就是在一次次引弓与调整中,使每一步更近心之所向
此番赛事深化了我对传统射箭的理解:传统弓非仅兵器,更是承载古人智慧与勇气的文化传承,令今人得以触摸传统文化之魅力。未来我将持续精进,携经验与教训迎接新挑战,唯坚持不懈方能在射箭之途行稳致远。此役已成大学生涯难忘的成长印记,令我更坚定追寻理想,亦期于下次赛场再展风采,为青春增添亮色。
此次赛事系我校第二次参与的国家级大型体育赛事,所获佳绩标志着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显著提升。此项荣誉凝结着学校领导对体育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,教练团队科学制定的训练方案及全程悉心指导,以及队员们在射箭场上日复一日的汗水挥洒与执着坚守,共同铸就了赛场上的荣光。
本次赛事圆满落幕,不仅是我校“以体育人、立德树人”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,亦彰显了镐京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通过与全国顶尖高校同台竞技,我校射箭队既检验了训练成果,更积累了宝贵经验。未来,射箭队将以此赛事为起点,赓续传承与弘扬校训精神,锤炼技艺、砥砺前行,积极推广中华射艺文化,力争再创辉煌,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!